往生#

青灯悲孤影,佛渡世人心。

【罪】白起之死+番外【给老秦王加个戏】

sxyg

/*崛起白起之死的一个脑洞*/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楔子


阎王: 罪魂可是白起?

魂:是。

 

阎王: 在阳世家住何方?

魂:秦国郿县。

 

阎王:杀戮百万之秦武安君?

魂:是。

 

阎王: 魂白起,孽镜台前映照之罪孽有何异议?

查察司:禀阎王,孽镜台照之枉死罪,与我在人间知之实有所出,魂白起实为王死之,而非自愿为之。

 

阎王:孽镜台未尝谬误,魂白起, 或有异议乎。

魂:无异议。

 

查察司:魂白起,终你一生,造生杀罪孽无数,论罪,当入刀山地狱,永驻其上。然善恶业,只在心念如何。你非凡人,非嗔怒贪欲愚痴而杀人,是以忏悔可消业。

魂无言。

 

阎王: 魂白起,你可知枉死之人将入枉死地狱,再无来生。

魂:知道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明镜亦非台


       额窄、突眉、凹目、凸嘴、蓬头垢面、不修边幅,活脱脱犹一不净之猿,这是查察司第一次当面见到孽镜台的鬼差。

       鬼差目睛不动地视查察司,理所当然地等其说明来意。

       “此乃阎王与之札,取孽镜台决魂白起所据之末材。”查察司将手上的札与之。

       鬼差接过,速速扫了一遍,目睛微动,竟有了一点神,然后指示查察司就待,自转身向后看不清之暗中去。

       查察司等之久,其后三刻钟,鬼差始出,眉紧锁,一副郁闷之状,不待其言,以一镜授。

       查察司接后,镜面乃始展起生前之影。

       镜中者,乃起与秦昭襄王嬴稷,时二人尚少。二人似于一书屋内,起正对稷,飞扬自语兵道之见,稷闻津津,闻不知处,犹时时问。二人尽兴地聊毕,稷欲请起领兵相引至一处,问何处,稷曰武关。数日后稷会盟于武关,起以其指将楚怀王扣押。

       “何谓也?”查察司惑而问。

       “汝以何断起非自杀也?”鬼差遂开口曰,其声粗而哑。

       “秦将白起以违王命被赐死,自杀于杜邮,此人间之实也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彼自知违王命者死乎?”

       “在人间,此三岁小儿皆知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然起何必故犯?”

       “人间此百年,兴盛士为知己者死之风,故以性情耿直、不惜犯颜直谏亦或有之。起形为将领、神为国士,亦或可知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既如此,起何故许稷战武关乎,且亦未止也?”

       “或其彼时未知武关之祸福乎?”

       “以孽镜台所给之末材,其知也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此二事久隔,或其变矣,亦或自以武关之事不妨?”

       “汝之所设,我亦验过,殆不可得。实此之类武关事尚多,起至死不曾变,至于何故,以孽镜台之数,惟一说,盖其终行之心,皆为因势利导。”

      “何谓也?”

       “稷欲断楚之心益固,堵之,不若疏之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然彼何为?”

       “在此之前,我须先正之前孽镜台所给之判书。”

       查察司遂以判书授之。

       鬼差开卷轴,以手覆在卷上,卷上起枉死之决竟变红矣。

      “果然。”其自言曰,见查察司面惑,便解道,“白起所以欲死,孽镜台亦无解,始吾以为谬误,乃复试也,仍无解。故吾验之判书,果然,于心不明之罪,字遂为赤。”

      “岂非无法与罪矣?”

        鬼差摇头道:“尚有一法,亦最初之法,以人力览其生。”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文言文的写不下去了【心塞】,希望不要出戏……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何处染尘埃


       查察司站在公堂书案旁,静静地看着那个被牛头马面押赴,仍不疾不徐地走向这个包围在凶神恶煞、怒目金刚的罗汉雕像的公堂,仿佛一个看破红尘的佛家子弟,心如止水。

       查察司的脸上看不出一丝表情,这几天和鬼差废寝忘食地走马观花地阅尽了白起的一生。本想借此洞察眼前的这个鬼魂,但此时的查察司的脑海中确是一个谜团缠绕着一个面团乱如麻。于是,查察司主动让出了这次的审判,交给了那个或许有一解,并且难掩兴奋跃跃欲试的鬼差。

       “你就是白起?”鬼差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审问。

       “是。”白起仍是波澜不惊。

       “孽镜台判你枉死,你可认?”

       “白起无异议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那么你是承认你是故意违抗王命,是吗?”鬼差单刀直入,并直勾勾地盯着白起,丝毫不加掩饰。查察司愤怒地瞪了鬼差一眼,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。

       白起沉默沉默了一会,回答道:“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既然如此,你违抗王命意欲何图?”

       “死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这样能问出什么!”查察司心里暗骂,忍不住介入审判,但刚要开口,就被鬼差伸手示意不要打断。

       “那为什么是这种死法?”鬼差追问。

       “顺势而为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何势?”

       “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。阁下可曾见过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你是指长平之战吗?”

       “不止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也是,伊阙、鄢郢也死了不少人。可这些秦国不都赢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“物极必反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所以你是想说如今六国之势胜于秦国?”

   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那为何是顺势而为?”

       “我说过物极必反。长平之战,秦国赢太多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难道赵军投降不在你意料之中?”

       “意料之中,只是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“太早了?!”

       “是,20万降兵,降犹不降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还真是,但是我还是不明白,即便秦国死了你,难道六国会因此而对秦国仁慈?”

       “不会,但是哀兵必胜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所以你是一定不会出兵邯郸的?”

   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所以你故意违抗王命而死?”

   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你,就是这样,因势利导的吗?”鬼差声音突然低沉,探索谜题般的兴奋之情早已不见,竟有些凝重之色。

   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“自己也可以舍弃?”

       “为天下,可以。”白起仍是波澜不惊,只是一瞬间,那白黑分明、视瞻不转的瞳子竟让人觉得澄澈清明,宛若赤子。

 

       查察司不知道自己是在何时开始走神的,他只知道他脑海中的片段,将很长一段时间挥散不去。

 

       夜半,一个老人独坐案前,桌上杯盘狼藉。老人醉醺醺态倚靠在凭几之上,任由手中酒爵的酒洒在衣服上。房间空荡荡的,尤其衬得安静,只有老人断断续续似是在梦呓,含糊不清,只听得清“上将是何人”几个字。

       曾几何时,也是这个房间。

       彼时,老人壮志在胸,看着对面的人,目光如炬,“寡人平生最猛最烈一战,又怎么能少了你!”

      “末将万死不辞!”寥寥数字,却似字字千斤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,只剩老人一人,物是人非,而言犹在耳。



        审判结束后,查察司不能决,便将审判记录和白起自述递呈上去,谁知阎王也不能决,就这样一层层地传了上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最终,白起并未被判为枉死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为何,查察司只是从阎王那得知,上面说,善恶凭心念,白起虽不曾修佛,但不以物喜、不以己悲,竟也是无挂无碍,来去自在,算不得枉死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听到这个结果反应最大的是鬼差,因为他需要因为此次的结果更新孽镜台,这是一项大工程,虽然他已经记不得上次更新耗时多久,毕竟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,那时还没阎王呢。



番外

夏日午后,“知了--知了”的蝉鸣声,衬得这水潺潺的闲庭深院愈发静了。少年蹲在岸边,脚边堆了一堆碎石子,只见他不时拾起一块石子朝着这满池的荷花扔去,就这样重复了很久,丝毫未见兴尽的意思。

“你在干什么吗?”一个垂暮的老人向少年走来,步履有些蹒跚。

“太爷爷,”少年忙起身,有些手足无措,“政儿在,在扔池塘中的青蛙。”

“好玩吗?”老人招招手示意少年靠近自己。

“不好玩。”少年怯怯地靠近老人。

“不好玩?”老人重复少年的话,故意瞪大眼睛,装作意外的样子。

“我迷路了。”少年被老人逗笑,不再局促。

“回来有些天了,还不认识吗?”

“母亲说‘玉不琢,不成器’,政儿很少能出来玩。”

“那今天是难得休息吗?”

“政儿是偷偷跑出来的,太爷爷可以帮政儿保密吗?”

“可以,不过你得告诉太爷爷,为什么要偷偷跑出来。”

“送、送东西。”少年似乎有些犹豫。

“你放心,太爷爷不会告诉别人的。”

“前些天,蟜弟弟来找我玩,看到我的弩很新奇想要,我就想送给他,所以偷偷跑出来了。”

“哦,什么弩这么新奇?”

“蹶张弩,用足踏脚蹬拉弦的弩,这是我从赵国带来的,蟜弟弟没见过罢了。”

“那为什么当时没送,要偷偷跑出来啊?”

“我、我怕母亲不高兴。”少年小声地说。

“好孩子,兄弟友爱,本该是如此的。”老人慈爱地摸摸少年的头,继而又问道,“那怎么到这儿啊,你蟜弟弟的住处离这可有段路呢?”

“我本想着偷偷地放到蟜弟弟的房中,可恰逢弟弟的母亲韩夫人回屋,我为了避开不择路就到了这儿了。”

“为什么啊?”

“前次没给弟弟,我怕弟弟或有芥蒂,而且韩夫人也不是很高兴我和弟弟玩。”

“这样他们就不知道是你送的了吗?”

“这个是我偷偷叫人从宫外购来的,和我房中的那个不一样。”

“好孩子,”老人摸摸少年,陷入沉默,一副茫然若失的样子。

“太爷爷,太爷爷。”少年摇晃老人的裙摆,不小心将老人佩挂腰间的短剑晃了下来。少年忙捡起佩剑,剑鞘冰凉而光华,少年不禁拔出剑,剑身光洁,剑体通直却潜其锋。少年正欲仔细看,却被老人拿走。

“这是太爷爷要带走的东西,可不能送给你哦,”老人拿过剑后没有立马配上,而是静静地端详。

“这剑对太爷爷很重要的吗?”

“太重了,重的太爷爷都受不起了。”

“政儿不明白?”

“曾经有一个人,也像你一样,偷偷地给太爷爷送东西。”

“那太爷爷喜欢吗?”

老人摇摇头,“可以的话,太爷爷宁愿不要。”

“太爷爷知道送的人是谁吗?”

老人沉默少许,“知道。”

“那送回去不就可以了?”

“太贵重了,送不回去,”老人声音突然低沉,“也不能送回去!”

“那是什么东西,太爷爷为什么不要啊?”少年感觉到老人似乎有些异常。

“那是很珍贵、很珍贵的东西。”老人收起剑,将其小心地配于腰间。

少年还想问,却被老人示意打断,“有一句话,太爷爷想送给你。”

“什么话?”

“放眼天下,莫悲悯自己,”老人看着东方,那双浑浊暗淡却还是同年轻时一样清明坚定,在阳光的映射下,眼里竟似闪着光。

少年最终根据老人的指的路回到了住处。

几日后,举国大丧,老人走了,带着他的剑。


评论
热度 ( 111 )
  1. 共6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往生# | Powered by LOFTER